1997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2分)注意事项: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第小题1.5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的氏族社会始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A战国B秦朝C西汉D隋朝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人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巍C唐朝D北宋4、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图中的A(1)B(2)C(3)D(4)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6、甲午战争后,列强竟相对清政府代款,是为了(1)取高额回扣利息(2)长期把持中国海关(3)进一步控制中国命脉(4)扩大在华政治势力A、(1)(2)B(1)(2)(3)C(1)(2)(4)D(1)(2)(3)(4)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的出路8、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第1页|共10页9、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10、列关于二次革、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1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1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A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B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C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D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13、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A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B汪精际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破抗战1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1)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2)消灭封建剥削制度(3)农民基本利益(4)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1)(2)B(1)(2)(3)C(1)(3)(4)D(1)(2)(3)(4)15、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急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A没收官僚资本B完成土地改革C合理调整工商业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16、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B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第2页|共10页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D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17、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18、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关键方式打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20、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未转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