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1正确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观的相关知识。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认为:(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指:(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指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选择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A项正确。B项:学生的差异性是指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学生的创造性是指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并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而将学生的潜能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学生的发展性是指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其中,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是指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补充,各民族文化精华得以汇合、交融,逐渐形成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是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明的进程。题干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促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说明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属于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D项正确。A项: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对文化的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与题干不符,排除。B、C两项:教育对文化的更新与创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为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2)教育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3)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多元文化交融后,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活力。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卢梭的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发现了儿童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被认为是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他在其教育学小说《爱弥儿》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把儿童当儿童看。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于成人的规律。“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期和成人期都是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且具有平等的价值。童年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并不是儿童需要积极摆脱的、消极的、否定的阶段。强硬地灌输给儿童成人世界的“营养”,蛮横地强拉硬拽儿童脱离童年,这些行为都是没有看到童年的独特价值。“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他过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牺牲了快乐的时光才达到这种完满成熟的境地的,恰恰相反,它们是齐头并进的。在获得他那样年纪的理智的同时,也获得了他的体质许可他享有的快乐和自由。”B项正确。A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