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商周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熟练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工匠将青铜原料加热化为青铜液体,然后将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青铜原料加热化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B.青铜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是凝华C.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放出热量D.模具中的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变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固态青铜原料加热化为液体,是固态变液态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BC.青铜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是液态变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B错误,C正确;D.模具中的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后,物态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C.音叉的木质共鸣箱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答案】A【解析】【详解】A.听诊器的前端面积远远大于末端面积,能够收集更多的声音,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故A正确;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故B错误;C.音叉的木质共鸣箱的作用是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是因为固体传声比空气快,马蹄发出的是声波,不是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次声波的,故D错误。故选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cm,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值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u=30.0cm,像距为v=2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f=l2cm,30.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B.当成实像时,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应该减小像距,即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动到45cm的刻度线处,物距u=5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D错误。故选C。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C.验电器的箔片张开是因为两个箔片都带了负电荷D.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答案】D【解析】【详解】AB.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所以玻璃棒失去了电子而带正电,丝绸由于得到玻璃棒的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摩擦起电过程是电子的转移过程,电荷没有消失,也没创造出来,故AB错误;CD.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金属球和金属箔上的电子受到吸引向玻璃棒移动。金属箔由于失去电子而带上了同种电荷: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于是箔片张开。故C错误,D正确。故选D。5.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11日,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随后航天员开展货物转运等工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惯性逐渐变大B.飞船沿轨道绕地球运行,运动状态不再改变C.飞船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D.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过超声波与地面控制中心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详解】A.火箭点火后速度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