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2.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在本页上方空白处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u64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枣庄文化传承历史悠久,下列四个省级非遗项目所涉及的物质,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手工蚕丝制作技艺B.青花布印染技艺C.砂陶烧制技艺D.毛笔制作技艺【答案】C【解析】【详解】A、蚕丝属于天然纤维;B、青花布是由棉花织成的,棉花也是天然纤维;C、烧陶用的土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毛笔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毛发是天然纤维。故选C。2.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A.露天焚烧生活垃圾B.就地丢弃废旧塑料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D.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答案】C【解析】【详解】A、露头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烟尘等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B、就地丢弃废旧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题意;D、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C。3.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天然循环,其中水蒸气液化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质量C.分子间的间隔D.分子的体积【答案】C【解析】【详解】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液体的分子间隔较小,水蒸气液化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减小,分子的种类、质量、体积不变。故选C。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液体读数【答案】A【解析】【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该选项操作正确;B、倾倒液体时,应试管倾斜,且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A。5.“碳家族”成员众多,用途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B.碳酸氢钠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甲烷可用作燃料D.葡萄糖可用于配制注射液【答案】B【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氧化物,则可用于冶炼金属,该选项说法正确;B、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C、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D、葡萄糖属于糖类,可用于配制注射液,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减少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氢氧化钠固体D.氧化铜粉末【答案】A【解析】【详解】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小,A选项正确;B、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导致溶液质量增大,B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同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会导致质量增大,C选项错误;D、氧化铜粉末不能吸收空气中的物质,自身也不会分解、挥发,因此一段时间后质量不变,D选项错误。故选:A。7.关于氧气性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黄烟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现象不正确;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现象正确;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C、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现象正确;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正确的方程式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现象不正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的方程式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