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下列制作粽子的环节中,涉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竹叶B.淘洗糯米C.竹叶包粽D.生火煮粽【答案】D【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详解】A.清洗竹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淘洗糯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竹叶包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生火煮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错误;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故选B。考点: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氢气C.氯化钠D.水【答案】A【解析】【详解】A、金刚石属于碳单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符合题意;B、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4.“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需使用胶头滴管,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挤压取液B.转移液体C.滴加液体D.搅拌均匀【答案】C【解析】【详解】A、使用滴管吸液体时,应在空气中排净空气,再进入液体中吸取,不能向液体中挤入气泡;且瓶塞要倒放,选项错误;B、为防止腐蚀胶帽,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选项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选项正确;D、胶头滴管不能用于搅拌溶液,选项错误;故选:C。5.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鸡蛋清(7.6~8.0)B.鲜牛奶(6.3~6.6)C.葡萄汁(3.5~4.5)D.苹果汁(2.9~3.3)【答案】D【解析】【分析】pH小于7显酸性,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强。【详解】A、鸡蛋清(7.6~8.0),pH大于7显碱性,不符合题意;B、鲜牛奶(6.3~6.6)pH小于7显酸性,但数值较大,不符合题意;C、葡萄汁(3.5~4.5)pH小于7显酸性,但数值较大,不符合题意;D、苹果汁(2.9~3.3)pH小于7显酸性,且在选项中数值最小,因此酸性最强,符合题意;故选:D。6.液氮可用于制冷。在氮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下列微观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间隔变大B.分子的质量变大C.分子的数目增多D.分子的种类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在氮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质量、数目、种类均不变。故选:A。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选项正确;故选:B。8.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可以有效保障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用锅盖盖灭B.霉变的食物洗净后食用C.酸性洁厕剂随意倒入铸铁下水管道D.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当作食盐烹饪食物【答案】A【解析】【详解】A、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符合题意;B、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故霉变的食物洗净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C、酸性洁厕剂随意倒入铸铁下水管道,铁能与酸反应,腐蚀下水道,不符合题意;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当作食盐烹饪食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9.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为探究水的组成,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e3O4+4X。下列说法错...